手性SFC超臨界流體色譜以具有良好溶解和傳質特性的超臨界流體(主要為:CO2)作為流動相,通過篩選色譜填料、調節(jié)流動相的種類、比例、流速以及系統(tǒng)溫度和壓力,實現(xiàn)分析條件的優(yōu)化,適合用于小極性及中等極性分子的分離,特別在手性拆分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
1、物質的臨界點
我們知道,某些純物質具有三相點和臨界點,純物質的三相圖看出:物質在三相點下,氣,液,固三態(tài)處于平衡狀態(tài)。而在物質的超臨界溫度下,其氣相和液相具有相同的密度。當處于臨界溫度以上。
則不管施加多大壓力,氣體也不會液化,在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以上,物質是以超臨界流體狀態(tài)存在。即在超臨界狀態(tài)下隨溫度、壓力的升降、流體的密度會變化。此時的物質既不是氣體也不是液體,卻始終保持為流體。臨界溫度通常高于物質的沸點和三相點。
2、超臨界流體的特性
超臨界流體具有對于分離極其有利的物理性質。它們的這些性質恰好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超臨界流體的擴散系數(shù)和粘度接近于氣相色譜,因溶質的傳質阻力小,可以獲得快速高效分離。另一方面其密度與液相色譜類似,這樣就便于在較低溫度下分離和分析熱不穩(wěn)定性,相對分子質量大的物質。
另外超臨界流體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如擴散、粘度和溶劑力等,都是密度的函數(shù)。因此只要改變流體的密度,就可以改變流體的性質,從類似氣體到類似液體,無需通過氣液平衡曲線。超臨界流體色譜中的程序升密度相當于氣相色譜中程序升溫度和液相色譜中的梯度淋洗.